史上最严景区整肃:107家景区摘牌 超半数为4A级

来源:新京报 发布:2016年12月06日 作者: 人气:1014
国家旅游局昨日通报,通过前段时间的集中暗访、检查,截至目前,共有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摘牌、降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等不同程度处理,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

各省被摘牌景区排行

  国家旅游局昨日通报,通过前段时间的集中暗访、检查,截至目前,共有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摘牌、降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等不同程度处理,107家景区被摘牌,其中包括55家4A级景区。

  在国家旅游局督促和指导下,今年下半年,各地旅游部门启动了对全国4A级及以下景区的集中复核检查,掀起了一次“史上最严厉”的景区整治。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和督导,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管理部门均已完成对本地区4A级及以下景区的复核整治,全国共有367家A级景区分别受到取消等级、降低等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其中共有255家4A级景区被处理,占全国4A级景区总量的9%;62家4A级景区被摘牌或降级,占被处理4A级景区的24%。

  其中,东北地区治理整顿力度最大。继10月份吉林省取消了4家4A级景区资质后,黑龙江和辽宁又有8家4A级景区被摘牌。其中,黑龙江取消了5家4A级景区资质,另有5家4A级景区被降级、22家4A级景区被警告;辽宁取消了3家4A级景区资质。另外,辽宁、黑龙江、河南、江苏、吉林和四川等6省本次处理A级景区超过20家。

  记者了解到,在旅游景区行政管理中,处罚力度从警告、严重警告、降级、摘牌依次加重。被警告的景区,需要依据检查处理意见限期整改,未完成整改的将面临更严重的处罚。

  解读1

  拟修订等级管理办法 监管走向常规化

  按照国家旅游发展“515战略”,旅游市场整治部分明确提出,“对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对市场秩序混乱的A级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做摘牌处理”。

  国家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之所以将这次集中检查称为“史上最严厉”景区整肃,是因为整治行动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是自国家对景区实施分级管理以后,被查处景区数量最多的一次。

  据介绍,国家旅游局正会同相关部门酝酿修订《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家标准,以形成完善的法律支撑。新的管理办法将对景区出现何种问题加以何种处罚等作出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使A级景区复核监管工作更加规范,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未来,国家旅游局将面向旅游管理部门、景区、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广泛开展培训,优化复核监管机制,让景区监管进一步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

  解读2

  第三方机构参与复核 标准评分更严格

  新京报记者发现,此次公布的4A级景区摘牌名单中,被摘牌的景区大部分开发比较早,获得A级景区评价的时间比较长。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说,A级景区管理中虽然有退出的机制,每年也会复核,但复核往往成了走过场,力度不够。

  一家景区额度负责人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今年参与景区复核的人是来自第三方机构,有专家也有行业内部人士,标准和评分也更严格。“以前来复核的是旅游局的人。”

  旅游业专家王富德曾参加A级景区的复核和升级评定工作。他介绍说,一般来说,已经被评定A级的景区,如果有重大的责任事故,或者其已经完全不具备A级景区的接待和服务能力,旅游主管部门才会“摘牌”。国家旅游局此次大范围、无死角复核,真正打破既有格局,使景区能上能下的通道畅通、透明。

  解读3

  倒逼景区提升服务 打破A级“铁饭碗”

  刘思敏说,早年形成了一股评级创级的热潮,但景区拿到评级后往往会松懈管理,后续管理乏力。

  此次国家旅游局在通报中指出,被处理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足等。为全面掌握A级景区情况,采取了景区自查,景区等级评定机构组织检查,专家、媒体暗访检查等多种方式。

  旅游业内人士指出,这次的处理力度和覆盖范围可谓史上最严。这种检查和通报力度,正在形成一股倒逼旅游景区消除积弊沉疴,提升游客服务质量的力量,使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明白,景区评A级并不是“铁饭碗”,如果端不好,也会随时被砸。

  目前,各地旅游管理部门已明确要求被处理景区限期整改,对于被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的景区,整改完成并通过验收后,方可撤销处理;对于被取消及降级的景区,整改完成后,必须按照有关程序重新申报创建相应等级的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