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盘鼓

来源:百度 发布:2015年05月28日 作者: 人气:3107
开封盘鼓又称大鼓,是河南省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汉族鼓乐表演艺术。由众多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开封盘鼓又称大鼓,是河南省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汉族鼓乐表演艺术。由众多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击大镲、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一边列队行进在节日的街头、广场。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基本简介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开封盘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沦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开封盘鼓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久盛不衰。


历史沿革

起源

开封盘鼓是一种纯鼓乐形式,鼓队由十几人至几十人组成,所用乐器只有大镲、人鼓、马锣三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的乐队,起源于古代军队中流行的一种鼓乐——讶鼓。

讶鼓,有关史料中也记作迓鼓砑鼓。其正确记法应为迓鼓。迓,迎接之意,迓鼓意为迎接仪式中演奏的鼓乐。迓鼓之名有两种含义:一、这种鼓乐主要用于迎送仪式。在古代军队中,用于迎送贵宾及凯旋庆典;在汉族民间则用于迎神、送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活动。二、有行进中演奏之意。由于迓鼓中用的大扁鼓是用布带挎在肩上或绑在腰前演奏的,因此可以在行进中演奏,民间称之为走街鼓。迓鼓与其他汉族民间鼓乐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此。

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流行迓鼓。河北磁县的北魏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批军士打扮的击鼓俑,其形状及演奏方式与的开封盘鼓很接近,这种形式的鼓乐至今仍在磁县流行,名称就迓鼓

与民间舞蹈相结合

北宋熙宁年间,迓鼓开始与汉族民间舞蹈相结合。人们装扮着各种历史人物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着鼓的节拍而舞,称作迓鼓戏舞讶鼓。由于这种表演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很快就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明代,几乎所有的汉族民间舞蹈的表演都由迓鼓伴奏,因此,迓鼓便成广义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统称。

没落

清代以后,随着新兴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秧歌的盛行,迓鼓便逐渐衰落,史料中也不再有关于迓鼓的记载。但至到今天,北方的不少地方仍有迓鼓的遗存,不过各地的名称不同,如河北磁县一带的迓鼓,北京、廊房一带的挎鼓,山东淄博一带的商家大鼓等。北宋时期,迓鼓就已在开封流行,《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即有关于迓鼓的记载。当时的迓鼓还只是纯器乐演奏的形式,仍保留着早期迓鼓的特征。到了明代,迓鼓就已成了开封民间舞蹈的总称。明人朱有墩在《黄钟醉花阴》散套中曾描述了开封城内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讶鼓,欢声恰似雷。明代以后,迓鼓一词在开封消失了,但无论是纯鼓乐形式的迓鼓,还是由迓鼓伴奏的民间舞蹈舞讶鼓”(现今不妨称之为讶鼓舞”),直到今天,仍在开封民间盛行而不衰,只不过今天被称作开封盘鼓,而迓鼓舞则已成为一种没有名称的汉族民间舞蹈罢了。


表演形式

表演乐器

开封盘鼓所用乐器以鼓为主,配以大镲,马锣等铜器。鼓队无固定编制,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组合。最小的鼓队有十几个,大的鼓队可有几十人甚至百余人组成。鼓队所用的木框扁鼓均为同一种形制:鼓面约45厘米,木框,高约30厘米,呈棋子形。演奏时,将鼓的背带斜挎在左肩,鼓置于腰前,鼓面向上,用双鼓槌击奏。击鼓方式有击鼓面击鼓面边缘击鼓框双槌互击几种。铜器多用大镲(民间称之为帽儿镲”),亦有配用手镲、水镲的。传统鼓队中常配有四面或八面马锣。演奏中,锣手常将马锣抛向空中,马锣落下后,接在手中继续演奏,称之为撂马锣

各鼓队无论规模大小,均有一人手持一面写有字的三角形小旗担任指挥,称作令旗。平时鼓队的训练中,令旗负责向年轻鼓手传授鼓谱,讲解各种技巧。正式表演时,则通过手中的小旗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速度等,同时还要指示鼓谱的节奏特征,以保证鼓队鼓点清晰、整齐。因此,令旗在鼓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两种表演方式

开封盘鼓有原地演奏行进演奏两种表演方式。原地演奏时,鼓队常围成一个圆圈,令旗位于圆心,鼓手们面向令旗而背对观众。当鼓队为民间舞蹈伴奏时,鼓队位于表演场地的一侧,面向表演场地。令旗位于鼓队与舞蹈演员之间。行进演奏时,小的鼓队常走成四横排,第一、四排是镲,中间两排是鼓,令旗,位于一、二排之间。为了能看到令旗,第一排镲手常面向令旗,退着步子行进。较大的鼓队常排成四路纵队,中间是鼓,两边是镲,令旗在最前面,面向鼓队,退步行进。

节奏

由于开封盘鼓的节奏并不是规整的进行曲节奏(即不是规整的双拍子节奏),鼓手们无法用齐步走的统一步法前进。因此,在鼓队长距离的行进演奏中,只要求鼓点整齐,不要求步法一致。当鼓队行进至观众较多的地方或接近预定的表演场地时,鼓队会按照令旗的提示,进入表演性的演奏状态。这时,全体鼓手的步法按鼓点的节奏统一起来,该迈步时同时迈步,该停步时同时停步。鼓队行进的速度明显放慢,而击鼓的动作幅度加大,整个鼓队时走时停,时起时伏,动作整齐、豪放,极富舞蹈性。全体鼓手既是乐器的演奏者,又是挎着鼓的舞蹈表演者。这种舞蹈性的器乐演奏,具有十分热烈的气氛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常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音乐特征

演奏技巧及鼓谱用字

开封盘鼓的演奏属齐奏方式,但鼓与镲的节奏不是完全相同的。鼓的节奏急促而稠密,镲的节奏稀疏而简洁,二者融在一齐便形成强与弱、全奏与分奏等不同的音响色彩。加之鼓有多种击奏方法,因此形成以下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及与之相对应的鼓谱用字:

吨:鼓镲齐奏。连击时记作轮吨

个:鼓齐奏。连击时记作那个

夸:右鼓槌击打鼓框。由于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小得多,因此,在鼓谱中即代表休止符。

除上述基本演奏方法外,鼓还有几种演奏方法,只用于鼓谱的某些特定位置:

夸:双槌同击鼓框前沿。

哗啦:双槌交替敲击鼓框前沿。

吃:双槌在空中交叉互击。

基本节奏型及鼓点构成

开封盘鼓中的基本节奏型,民间称之为鼓串。常用的鼓串有

1)“哗啦啦鼓串:

2)“挎边鼓串:

3单吨鼓串:

完整的鼓点”(即曲牌)由若干句长短不一的鼓串组合而成。不同的鼓点,所含的乐句也多少不一。最少的只有一句([老得胜]),最长的则有几十句,一般多为十几句。鼓点中的鼓串常以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形式出现,具有典型的句句双的结构特征。但在这些重句式的鼓串之间又常插入各种不反复的鼓串,从而形成双句单句交替出现的结构特征,使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频繁转换,产生一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无始无终的艺术效果,使人百听不厌。

每个鼓点在结构上常由曲头曲腹曲尾三部分组成。曲头多为-、两个重复的鼓串;曲腹则多用若干句稍长的不重复的鼓串。曲尾常为一个很长的、连绵不断的长鼓串,民间称之为半拉山,意思说这句长鼓串在一个鼓点中占有半段的份量。如下例:

开封盘鼓鼓点中所使用的鼓串”(即基本节奏型)数量并不太多,但由于各个鼓点在使用鼓串的多少、鼓串的排列顺序、鼓串的变形方式均不相同。因此,各鼓点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在开封城乡,现有几十支鼓队,所奏鼓点有上百个,其中绝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个鼓点来。即使是同名的鼓点,各队之间也大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各鼓队的鼓点自成体系、互不相容的格局。但由寸:所有的鼓点均是在共同的一些基'本鼓串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就整体而言,开封盘鼓的节奏风格又是极为统一的,以致于不熟悉鼓点内部结构的人,无法分辨出各鼓队所奏鼓点的差异。

开封盘鼓是-种行进中表演的鼓乐,民间称之为走街鼓。但其鼓谱的节奏形态并不具有规整的节拍形式。在鼓谱中虽然有大量的双拍子”(2/44/4)鼓串,但这些鼓串常被各种各样的单拍子”(1/43/4)鼓串所隔断。因此,就整体节拍形态而方,开封盘鼓使用的是一种混合节拍

句法而言,各鼓点中均有大量的双句子”(即由反复而形成的句句双式的乐汇),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单句子夹杂其间。此外,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各鼓点之间句数多少不一,就使得所有的鼓谱都具有自由诗一样的结构特征。

由于上述特点,使得开封盘鼓在记谱时必须符合以下两点:第一,谱潜面不能套用1/42/43/4等拍号进行"混合节拍"方式记谱。否则,不但拍号变换频繁,不便于阅读,而且也不符合鼓谱节奏的内在规律。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角度去考察,开封盘鼓的鼓谱只能用"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进行记录,鼓点中反复出现的二拍、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均处于临时的、不稳定的状态。因而构不成一板一眼一板两眼一板三眼等节拍。第二,由于开封盘鼓的鼓谱并不呈现出方整的结构,且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因此,不能采取连续记谱的方式。只有采用“"分句分行的方式记谱,才能忠实地显示出鼓谱内部的句法结构。在开封盘鼓的谱面中,竖直线并不是小节线,而是各句内鼓串间的分隔线,以体现鼓点的内部结构。